Sunday, November 26, 2006

認識媒體或是/以及理解媒介?--《認識媒體》書評

《認識媒體》,麥克魯漢著,鄭明萱譯。台北:貓頭鷹出版

儘管有好長一段時間,麥克魯漢(McLuhan)的名字往往只是在傳播學教科書中關於媒介決定論的一個小章節中出現,但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他所展現出來的洞見卻一一印證,這也導致兩岸近年競相出版麥克魯漢的相關書籍。就已出版的中譯而言,此一譯本堪稱是目前中文世界裡品質最好的。尤其,現有中英文版本都沒有的索引是功德一件。
而本書的重要性也自不待言。因此,在此僅選擇本書的一個受到忽略、卻在當代思潮中愈顯重要的理論觀點加以強調,以期凸顯麥克魯漢精準的眼光。讀者們不妨計算一下,在1964年面世的這本書裡,速度、速率、加速這幾個字,總共出現了多少次。乃至於,儘管不少學者認為麥克魯漢的思想跳躍,但實際上,速度與加速,以及加速到極限後的逆轉,正是掌握從口語時代、拼音文字(印刷術)時代到電子媒介時代之去部落化逆轉為再部落化的發展、以及外爆逆轉為內爆的關鍵。直到將近半個世紀以後,正如《慢活》一書在全球書市引發風潮所反映的,現代文明社會追求效率、無限加速所帶來的問題,才漸為學者與社會大眾所關注。晚近的法國學者維希留(Virilio)便著力於反思電子媒介的即時速度對當代社會文化的影響。而這也顯示出麥克魯漢深具前瞻性的洞見。
但做為一本現代經典的中譯,本書的品質卻也還有待加強。誠如譯者所提到,書名該翻譯為媒體或是媒介是值得斟酌的。這也意味著媒體與媒介這兩個辭彙的確有其或多或少的差異。所以,目前學界逐漸傾向於以媒體來指涉機構(如報社、電視台),而媒介則是指媒介形式與內容(如報紙、電視)。顯然,麥克魯漢這本書所關注的是媒介形式,而非媒體機構。可惜的是,譯者選擇從「想像中的」俗,不只錯失了引導、推廣此一區分的機會,也導致了翻譯上的不一致。從而,在勒凡的導讀裡(12頁),「報業的內容是文學陳述……」到了書中(352頁)卻是「報紙的內容是文字陳述……」。前句之所以會把報紙誤解為報業,顯然是因為媒體與媒介不分而錯認為麥克魯漢的分析包括了報業機構。
其次,許多重要概念沒有註明原文,以及隨之造成譯文的不統一,也影響了此一譯本之學術價值。這使得讀者極易錯過麥克魯漢玩弄字源遊戲的趣味,例如,內爆(implosion)與外爆(explosion)(32頁)、行動(action)與反應(reaction)(33頁)、轉變(transforming)與告知(informing)(87頁)、核融合(fusion)與核分裂(fission)(83頁)、乃至於融合(fusion)與混淆(confusion)(208頁)等等。更重要的是,麥克魯漢在書裡數次用cold而非cool來談冷媒體,譯者並沒有予以註明、區分。最後是第三十章標題將部落鼓聲誤譯為部落夢。而譯文的不統一,至少伺服機體(75頁)與伺服機制(81頁)顯然前者是誤譯。其次是以理解、了解、認識等字翻譯understanding,尤其是書名的選擇,也使得勒凡的導言(11頁)裡出現「儘管書名『認識(理解)』,這本書卻永遠不易理解。」,如此畫蛇添足的翻譯。其餘諸如地球村與全球村,心理、精神與心靈,以及保留判斷與未決之論等等的不一致, 就不一一列舉了。
最後,就我所知,本書其實還有另一個因故未能出版的新譯本,其譯者補充註釋之份量與原文的翻譯幾乎等量。可惜此一極具參考價值的版本,因出版社從俗的考量與翻譯授權壟斷的問題,應該沒有機會與讀者見面了。這一類商業行銷、國際經濟等因素,對於認識當今媒體運作何其重要,而這卻是麥克魯漢刻意強調媒介形式之影響所未能給予預警的。

Thursday, December 22, 2005

網路空間與空間的烏托邦神話:《空間地圖》書評

《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瑪格麗特.魏特罕著,薛絢譯,台北:商務,1999。


"The Pearly Gates of Cyberspace: A History of Space from Dante to the Internet" by Margaret Wertheim, Commercial Press, 1997.


如果不注意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或中文副標題的話,可能會忽略了這是一本主要在探討網路空間的書籍。我指的不是篇幅,而是論證的重點。在這本書裡,作者主張網路空間恢復了西方長久以來隨著科學的發展而逐漸褪去的心物二元論傳統。她認為早期西方哲學思想最大的特色在於把物質與精神對立起來的二元宇宙觀,而且在思考人類的本質時,偏重於精神面。二元論思想落實到空間觀時,所展現出來的是把世界看成是由靈魂所在的心靈空間與身體所在的物質空間所組成,而且從中世紀甚至文藝復興早期為止,無論是哲學、藝術、還是科學都是以精神面的宗教信仰為其終極關懷。但是,科學革命展現出來的效力使得人們將注意力的焦點轉移到物質世界之上,而精神世界則因為無法被科學地研究,以致於消失在我們的視野及思想中。展現在空間觀上則是物質空間的擴張壓縮了心靈空間,人們不再認為世界是由心靈與物質兩種空間所構成,而我們頭頂的天空中,也沒有上帝或天使的存在。然而,網路空間的形成卻挑戰了對於空間的一元化物質性構想,網路空間雖以物質為基礎,主要卻是由資訊、位元、乃至於思想、想像等構成,進入網路空間時,物理上的身體不須跟著移動,這使我們再度察覺到在可見的物質空間以外,另一種多維度的心靈空間的存在。


作者以其科學寫作與宗教的背景,極其博學地追溯了藝術史、科學史、乃至於神學、哲學史的發展,分別從西方透視法的發展、天文學的演進、乃至哲學家們的宇宙哲學對空間的構想,挖掘這些變化背後空間觀的變遷。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認為藝術上透視法的發展為後來科學上同質一體的空間觀奠定了基礎;而且,宗教對科學的挑戰也不像一般人所認為的只是一種阻礙而已,它也可能是激勵科學發展的動力,例如,有關真空是否存在,甚至是空間是否是無限的辯論都是藉著與宗教對上帝的構想相結合,才有了定論,乃至於逐漸推展。當然,當科學自啟蒙運動時期逐漸獲得確立的地位之後,天上與地上、神聖與凡俗的二元空間也被隨之揚棄,在科學壟斷了真理的情況下,隨科學而興起的天地空間同質化的思想,只能關照到一種真實,那就是物質世界。作者還認為西方歷史上空間觀的轉變帶動了人類自我認知的改變,中世紀的人們深信人類是心靈與物質的二元存在,現代科學則企圖以儀器繪製大腦的空間地圖來捕捉心靈的運作,到了當代,計算機科學家與科幻小說家開始想像把人類的心靈下載到電腦或網路上。顯然地,現在的西方人越來越只從物質層面來看待自己,同質一元的空間觀也導致了一元的自我認知。但網路空間的出現使得我們再度肯定心靈空間的存在,人們還可以集體地創造新的現實,並在其中探索不同的身分,因而促成多元的自我認同再度復甦。可惜的是,在這個論題上作者自己的創見並不多,所憑藉的主要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社會學家雪莉.特克的《虛擬化身》一書,也許是因為網路與多元自我認同的關係過於明顯,反而沒有太多研究文獻做為討論的基礎,同時本書對於中世紀及其之後的人觀也著墨不多。


作者認為,正因為網路空間恢復了過去神聖的心靈空間在我們認知上的位置,一些對網路空間抱持著樂觀期待的人們,總是不禁地使用帶有宗教意味的措詞來談論網路,網路便成了這些人心目中的新天國,這種對網路的宗教式崇拜恰好反映出現代人空虛的心靈世界,這也解答了網路熱潮背後的需求。她雖然在立場上反對過去物質空間壓縮心靈空間的狀況,但也不贊成抽離網路空間的現實世界基礎,一味地美化網路空間,無論是前述的特克從後現代立場來歡迎平行多元的自我認同,或是威廉.米契爾的《位元城市》把網路構想為自由平等的公共領域,作者都以相當的篇幅給予詳盡的述評,並提出反證。儘管如此,作者仍然肯定網路最可貴的特質就在於可以形成人際關係的網絡,重新恢復一種具有共同性的社群。循此,我認為網路空間的心靈性質恰好使我們發現,現代都市社會物理上擁擠的空間,反而襯托出人與人之間遙遠的心靈距離,與其說網路空間的出現是人們追求神聖性的反映,倒不如說,網際網路之所以會脫離原來的國防用途,而朝向人際關係上的挪用,其實是人們以網路隔離作用的保護為前提,利用其連結功能尋求與他人心靈接觸的表現。


此外,如果說物質空間是由上下四方來加以組織的,且不同方位有其個別的象徵意義甚至層級劃分,相對地,心靈空間應該是由垂直的上下所表現,尤其是超過人類視野範圍以外的極上與極下,如果但丁的描繪可以代表傳統上對心靈空間的區分,那麼在上的就是上帝等神靈居住的天堂,在下的則是可怕的地獄。但何以具心靈空間性質的網路空間會被表徵為神聖的空間,而沒有被視為罪惡的淵藪呢?實際上,似乎也有許多人對網路充滿疑慮,不是嗎?這本書試圖揭露網路熱潮背後的心理需求,卻沒有解釋為何網路也同樣引人疑慮。網路空間固然可能恢復了我們對心靈空間的認知,但為何隨之被賦予的只是神聖性,而非但丁筆下除天堂以外的另一個心靈空間的次領域——地獄?抑或,因為網路空間既有其物質基礎,也具備精神性質,所以既不是天堂,也並非地獄,而是介於此世與彼世、介於心靈空間與物質空間的煉獄,充其量只是個需要我們努力地學習如何營造一個美麗新世界的希望之地。


其實有關網路正負面影響的爭論可以說已經是汗牛充棟,而作者對網路人際關係特質的分析也不算獨到,儘管如此,這本書最重要的貢獻應該是條理明晰地把網路背後的空間意涵深入且又別開生面地剔透出來,書中所使用的圖片也都能恰當地發揮說明的效果。本書的譯筆堪稱流暢,可惜的是書中所提到的其他國內已有翻譯的著作,如《數位革命》、《虛擬化身》,或是慣用的譯名,如霍金、涂爾幹等,多半未能根據既有的中譯來加以翻譯,以致於對一般的讀者可能增加了參照時的困難。

傳播研究的卡桑卓拉?--《數位麥克魯漢》書評

現在誰還讀麥克魯漢?在我們這個資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時代,有何必要重拾一個幾十年前思想家之思想?更何況麥克魯漢生前是一個極富爭議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在他生前就已經開始褪流行,在他中風後,連他一手創辦的麥克魯漢文化與科技中心也沒有辦法保住。


然而,近幾年來有關麥克魯漢的專書卻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甚至還有光碟出版。他當時任教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現在也為他建立網頁。走在資訊時代尖端的《連線》雜誌還重新出版他的著作,並奉之為守護神。經過長久的空白之後,國內這幾個月也陸續出版兩本與麥克魯漢相關的書籍。


我們都知道,傳播學長期以來面臨的困境就是,一方面成為其他學科分食的大餅,另一方面也到處從其他的學科借用各式各樣的理論,而沒有自己的理論。對我來說,最足堪被稱為傳播理論的,就是麥克魯漢的媒介理論。他主張的「媒介即訊息」一反先前只注重媒介所傳遞的資訊內容,而開宗明義地點出媒介特性自身的重要性,及其對我們感官、社會的重大影響。稱他是傳播學的大師也不為過。但麥克魯漢充滿想像力與創意的思考與構念,不僅成為理解的阻礙,也常常引起讀者的反彈,斥之為天馬行空的玄學。儘管如此,他卻也能激發諸如布希亞這樣富想像力思想家的思考。布希亞用內爆概念來討論意義的消失與大眾的形成,顯然就是源自於麥克魯漢。


保羅.李文森的近作《電子麥克魯漢》一方面希望釐清麥克魯漢的思想內涵,另一方面則延伸他的思想來觀察網際網路對人類的影響,進而彰顯麥克魯漢的思想在資訊時代中具有歷久彌新的重要性。因此本書的章節安排以麥克魯漢的思想概念為主,每個章節介紹一個概念,並利用這個概念來理解資訊科技對現代生活的衝擊。身為麥克魯漢的朋友、學生,以及長期研究麥克魯漢思想的學者,李文森對其思想精髓的掌握確實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本書相當適合做為理解麥克魯漢思想的輔助。另一方面,作者在實務上對網路的應用與了解也相當熟稔,所以能頗為貼切地分析資訊時代。


但即使是這麼一位與麥克魯漢關係密切的學者,仍不免誤解麥克魯漢的思想。和許多傳播學者或教科書作者一樣,作者先前曾根據麥克魯漢強調媒介特性對人類影響的主張,將之歸類為科技決定論者。雖然在這本書裡試圖修正早期的看法,可惜只是薄弱地以麥克魯漢只願探索,不做預測為其立論依據。實際上,麥克魯漢最多只能被視為是軟性的科技決定論者,他自己曾屢次說明他對媒介的分析是希望藉了解來達致對其效果的掌控。學者海姆在《虛擬實境的形上學》中亦曾把麥克魯漢的這種軟性科技決定論與海德格對現代科技的分析做一比較。用海德格的措詞來說,資訊科技可以說是我們的天命。但天命並非宿命,而是我們必須學習去理解、掌握的路徑。資訊科技確實有其特性,但社會如何加以運用也會決定我們未來的走向。並且關鍵不全然在於既定的社會結構,而是取決於我們對資訊科技本質的認識,以及隨之而來的應用。這也正是麥克魯漢的立場。


作者李文森不只是一位闡釋與發揚麥克魯漢思想的學者,實際上,麥克魯漢的思想已經內化到他自己的思想中,因而使這本書呈現一種奇特的趣味,那就是用麥克魯漢的思考模式解讀麥克魯漢的思想自身。他經常運用麥克魯漢慣用的譬喻來討論麥克魯漢的思想,舉凡麥克魯漢的思想本身就是個冷媒體,因而需要投入更多的思考、想像、與熱情方能加以理解,或是效法麥克魯漢玩文字遊戲,乃至於連麥克魯漢自己的名字都派得上用場。


中文世界有關麥克魯漢的專著、原典翻譯,其實是屈指可數。早期有一本他最重要著作《理解媒介》的翻譯(中譯《傳播工具新論》,台北:巨流),雖然在出版前經過數次修改與校訂,卻仍不甚流暢,且有嚴重錯誤。最近除了麥克魯漢的兒子編成的《基本麥克魯漢》(中譯《預知傳播紀事》,台北:商務),很高興又見到這本闡釋麥克魯漢思想、並將之進一步與當代資訊科技結合的譯作。譯者在書中也補充了不少譯註,對於理解頗有助益。最後,我還是忍不住要抱怨國內出版社的一個奇怪習慣,那就是因著各式各樣的理由,略去原書的參考書目。這對於一本在學術上有其參考價值的書籍,無疑地是一大損傷。

Tuesday, November 29, 2005

社會學是什麼?──《社會學動動腦》書評

自從選擇社會學這門學科做為自己的專業後,偶爾會遇到一些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自稱是社會大學博士,接著便開始提出他對社會現況的看法。有時他們會認為社會學家很重要,希望我能夠幫忙解決社會亂象、社會問題;或是他們會有些尷尬地問我社會學在學些什麼?將來畢業以後能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不可否認地,每年有許多高中畢業生選擇了社會學系做為他攻讀的科系。另一方面,這個社會也已經存在著一些所謂的社會學家,並因為他們佔據了這樣的職位,享有這個職位所提供給他的收入或聲望。換言之,我們的社會也撥出了一些資源,來提供這門學問的學習管道、以及供養這麼一群學者。因此,社會學是什麼?這個問題不僅社會學系的師生必須給予自己清楚的解答,經過我這樣的提醒,一般社會大眾可能也會感到疑惑。

實際上,在我大學時代,社會學堪稱校園裡的顯學。當時的學子,若無嘴上掛著宰制、批判、韋伯(Weber)、馬克思(Marx),就會顯得很遜。但如今,看著我就讀社會學系的學生們,無論是對社會學、還是對自己的前途,大多有著不清楚自身定位、不知何去何從的茫然。我總是盼望著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他們了解社會學對他們、對這個社會有何意義?而面對一般社會大眾對於社會學家與社會學過多、或是過少的期待,我也很希望能夠提供他們一些認識社會學的管道。

相較於昔日的學子們只能偷偷摸摸地流傳、乃至於不知所云地生吞活剝馬克思、韋伯等社會學大師的原典、以及少數的導論性書籍。近來群學出版社先後出版了暢銷書《見樹又見林》(國內至少六刷)與《社會學動動腦》(國外七刷以上)。這兩本書都可以說是相關科系學生以及一般社會大眾認識社會學的最佳入門書籍。前者尤其適合一般大眾閱讀,而《社會學動動腦》則是由近年來生產力頗為旺盛的英國社會學家鮑曼(Bauman, Zygmunt)所執筆。這本基於作者長期對現代社會的關照,回頭撰寫的社會學導論,考驗著鮑曼將自己所學融會貫通後,深入淺出的能力。

本書的優點正是在於打破既有教科書的主題分類,自創軸線來貫串引介的內容。以〈過日子〉一章為例,鮑曼從現代生活與科技的密切關係,談生活中的複雜與無知,乃至於背後的信任、專家或科技官僚統治的問題。隨後轉向大眾對此的消費,以及商品經濟的問題,趁機介紹了馬克思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等概念區分。在論及商品的促銷手段──廣告時,又把專家等公眾人物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拉進視野中。接著進一步分析符號消費、消費與身分認同、時尚⋯⋯等。最後則指出看似平等的市場經濟中所蘊含的不平等。這些主題在一般社會學教科書中,往往分屬不同的章節。但在作者扣緊日常生活的巧思中,卻極為流暢地銜接起來。當然,也有些章節的內容與傳統教科書較為接近,如〈一起與分開〉一章就類似於社會學教科書中的團體與組織。當然,換個角度來看,這樣的寫作方式也有缺乏系統的缺點,令人無法理解本書內容選擇與章節順序安排的理路。但扣緊作者有關社會世界曖昧性的主張,亦即,社會學的概念架構是外加在渾沌與層次混亂、交錯的社會生活之上。此一寫作方式或許才更貼近我們的實際生活經驗,也更容易讓我們心領神會。

鮑曼在本書開頭由一連串極為維根斯坦(Wittgenstein)式或新康德主義的(neo-Kantian)推論與提問著手,指出社會學是一種觀點或思考方式。簡言之,社會學思考的前提就是認為人類行動乃鑲嵌於由過去、現在或未來的人們所共同構築的互依網中。隨後,他以書中各章呈現個人與社會、自我與他人、我們與他們、乃至於結構與行動之間的複雜關係。循此,他也抱持著有別於實證主義對社會學的認識,在本書的末章指明社會學是一門以創造更多的可能性為手段,追求解放與自由的學科。而非將人類與社會視為被動對象、客體(object),並且像自然科學那樣,企圖加以預測、控制的學科。

本書譯筆流暢,相較於幾乎同時出現在台北書市的大陸簡體字譯本,後者簡直不值一讀。但仍有些小錯誤,以及尚可商榷之處。例如,頁十三與一一三的傳記(biography)或可譯為生平。頁一一六的貶低(reduction)譯為化約將使得文意更明確。頁一零八的法則(rule)是否應該是規則。還有頁四十七、一一四、二五五的移情或同理心,分別對應不同或相同的英文字。以及頁三十五與五十六,社會學家Elias的譯名未統一。頁九十七的理念型應是理想模型(ideal model),而非ideal type(本書譯為理想型,參看頁九十一)。且以理念型一詞意外出現在本書中來看,這也顯示出ideal type究竟應譯為理念型或理想型,似乎還有斟酌的空間。

最後,正如鮑曼在本書附錄介紹進一步讀物時所指出的,沒有一本導論能取代社會學大師的原典。對於一家由社會學者們集資成立的出版社,經由暢銷入門書的發行而在書市站穩腳跟之後,希望也能夠開始致力於社會學原典的中譯,以期對台灣的社會學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Saturday, November 12, 2005

集體與部份、內容與管道:引介幾本理解集體、風潮現象的書籍

旅遊探險頻道有個節目叫做「一個城市六個朋友」,其宣傳廣告中提到,只要經過六個人,我們就可以認識世界上的任何人。這個說法的根據為何?這得從六零年代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蘭所做的實驗談起。他要求受測者設法將一封信寄給某位指定的陌生收信者,其間受測者只能將信件寄給他認為最可能幫助他完成任務的友人,而此位友人也一樣只能如法炮製地將信件寄給他認為最可能協助將此信寄達指定收信人的另一位友人。令人驚訝的是,當每個指定收信人成功收到信件時,其間經歷的中介者都不超過六人。自此,世界上所有人之間僅存在「六度分離」的觀念便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甚至促成了一齣同名舞台劇的誕生。

這說明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想像中緊密,且依賴的是所謂的弱聯繫,亦即不熟識的朋友。以找工作為例,根據社會學家葛拉諾維特的研究,若請託留意工作機會的對象是熟識的朋友,亦即強聯繫,反而會因為彼此之間的同質性過大以及關係網絡的封閉性,而難以獲得自己原先就無從得知的消息。而弱聯繫反而能夠發揮橋樑的作用,讓個人的人際關係網絡開展,乃至於還可能促成兩群異質性頗大的人際關係網絡產生交集,而有助於資訊的流動。這就是所謂「弱聯繫的力量」。

此外,人際聯繫的數量對整體的影響亦非以算術級數的方式累加,而存在著由量變引發質變的臨界值、門檻。這一類關係網絡的觀點甚至可用以理解神經網絡與電力系統的運作、音樂會後鼓掌的同步現象、疾病的傳染,甚至是時尚、謠言、投資熱潮等有著「看不見的手」之集體現象的茁生。整體而言,此一理論觀點可以說是下述思潮的延伸。這包括了社會學鼻祖孔德以降所提出的「集體大於部份總和」之有機類比,以及晚近在模控學、系統論、渾沌理論中的關係論色彩。但此一被稱為網路科學的新興學科則由於有物理學家、數學家等的加入,而朝向以尋找規律、預測為職志的科學邁進。其形成的背景在於值此連結的時代,正需要一門相應的網路科學,也亟須科技整合。

《六個人的小世界》正是參與其中的不同領域學者的現身說法,介紹此一學科的形成過程。作者也指明本書所描繪的是「製造中的科學」。相對地,《連結》一書則較像是科普書籍,簡介了網路科學在各個領域中的解釋力。這兩本書也讓我想起另一本主題較為狹窄、觀點完全相反,卻不無相關的書籍《思想傳染》。相較於前述偏重關係形式的網路科學,此書所推介的是「瀰學」理論。其源於生物學家道金的《自私的基因》一書,其創新性在於逆轉一般人的認知,不以人為的選擇做為接納或排拒某種思想的根據,而是將人當成思想基因繁衍自身的載體。循此,這本書從思想的內容切入,探討了諸如節育、槍械管制等思想如何以人類做為環境,進行生存競爭、汰選的過程。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結尾以思想傳染理論自身是否能夠廣為流傳為討論主題,並依據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來回答此一自我指涉的論題。作者林區的創意在此不言而喻。

身為一個網路研究者,我常常思考某些網路措詞(如葛格、美眉)的標準化,或某些網路次文化(如注音文)的興起,乃至於網路謠言的流傳等,種種潮流的創造與傳散的過程和機制。正如華茲也提及的,面對人文現象的複雜性,越是抽象的理論越可能顯示出其理論觀點的侷限。顯然,為了要解釋前述現象,訊息內容與其散佈的路徑以及網際網路的媒介特性等都是需要被納入考慮的因素,甚至必須針對不同的發展階段分別加以解釋。前述或著眼於網絡形式或偏重於思想內容的理論都有其不足,並且直至目前為止,也還無法像華茲對網路科學的期待一般,幫助我們預測什麼樣的時尚會蔚為風潮,哪一種傳言會讓大多數人信以為真,乃至於棄保效應如何在選戰中啟動等。但無論如何,這幾本書與理論做為事後的現象解釋,或是在開拓視野與啟發創意上,皆有其趣味和參考價值。

最後,因篇幅所限,僅就《六個人的小世界》的翻譯提出幾點修正意見:第226頁的「偶然性」一詞,就其所要表達的機率之連帶影響而言,社會學界通常將之譯為「隨制性」或「偶連性」。偶然性顯然流於隨機的意思,而忽略了牽制、連動的部份。此外,第246與256頁,本地既有的翻譯為「沈默螺旋」。第268頁,該書乃名著《創新的擴散》。

鄧肯.華茲(2004) 《六個人的小世界》,台北:大塊文化。
馬克.布侃南(2004) 《連結》,台北:天下文化。
阿倫.林區(1998) 《思想傳染》,台北:時報文化。
理查.道金(1995) 《自私的基因》,台北:天下文化。

對現代速度文化的反思:《慢活》書評

《慢活》歐諾黑著 顏湘如譯 大塊文化出版公司

某個閒來無事在書店平台間晃盪的下午,《慢活》兩字猛然從繽紛羅列的書叢裡躍進眼底。猶記得幾天前,才在一個場合介紹Martin Heidegger對存有與時間之間關係的討論及其技術哲學方面的思想,藉以解說我對於速度存有論的初步構想。Heidegger以其名著《存有與時間》主張,時間與時間性是理解人類存有的重要切入點。但他在這本書中卻僅指出,電子媒介的出現意味著人類對速度的追求又邁進了一大步。可惜的是,他對於此一趨勢的存有論意義卻未多加著墨。經由《慢活》這本書,卻可讓我們一窺世界各國逐漸風行的緩慢運動如何對現代文明與現代化進行反省。

也許是店員的慧心巧手,《慢活》旁正好躺著Paul Virilio的作品。這位堪稱是當代最關注速度與社會文化之間關係的思想家指出,電子媒介對即時(real time)速度的強調,使得我們遺忘對真實空間(real space)的應有重視與體驗,並進而點出現代人毫無止境地追求速度所蘊含的風險。

相對地,在網際網路、電子媒介以及資訊經濟的時代中,電腦中央處理器追求時脈、網路速度追求頻寬、作業系統追求多工,連在書店放眼望去,也盡是《刻不容緩》、《毫秒必爭》這一類的書籍,耳邊也總有人殷切提醒著我們要搶得先機、分秒必爭,並不時聽到「時間就是金錢」、「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點」這一類的箴言。甚至如果你願意去查查速度(speed)與成功(success)在英文字源上的親近性,那些在股市裡、新聞圈、出版界,甚或是甜甜圈店門外唯恐跟不上潮流的一窩峰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在此看似沛然莫之能禦的趨勢下,《慢活》這本書對慢的禮讚,其意義也就更加明顯而特殊了。

慢食運動、緩慢性愛、緩慢教育等等,都是本書所推介的緩慢運動的內涵。為了彰顯此一運動之時代意義,作者從時鐘的發明與工業革命的密切關係著手,分析當代速度文化的發展背景。台灣過去推行國民生活須知,強調準時的重要性,其實都可以放置在現代化的脈絡中來加以理解。而現代化的重要面向-工業化,也意味著對準時、速度的追求。因此魯賓遜教導星期五的就是現代文明的時間與工作觀念,乃至於還用星期五來命名之,以便要求他為魯賓遜努力工作。對照於慢食運動,也就更能看出卓別林在電影《摩登時代》裡,以號稱能夠提昇工作效率的吃飯機器來諷刺工業化的荒謬,其所展現的洞見。

而速度文化除了展現在追求速度、節省時間的現象上,同時也展現在時間殖民這個面向。亦即,人類在對陸地、海洋、太空、乃至於網路模控空間進行拓殖之同時,未曾或忘生命有限、人是邁向死亡之存有的事實, 一邊把握稍縱即逝的當下,一邊更積極地藉著燭火、電燈等照明設備的發明,進行時間的拓殖。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KTV等夜生活就此應運而生。實際上,不論是空間或時間的拓殖,都與現代化所蘊含的擴張心態、持具主義(possessivism)密切相關。與此一趨勢相反的是,這本書中多處點出的緩慢運動與環保運動之間的親近性。例如日本樹懶俱樂部的咖啡館供應有機食品,而此一組織的創辦人本身也是位環保鬥士。由此可見,緩慢運動或許意味著對長期以來的現代化過程之反省,但此一反省與前述現代化、西化所蘊含的擴張心態、持具主義之間的對比,恰是Heidegger所未能見到的。正如作者所指出的,追求速度不僅使得我們無法享受生命,也對環境造成破壞。循此,我們也將更能理解何以Virilio會把追求速度視作一種「灰色污染」,以對應於環境保護運動所對抗的綠色污染 。

Michael Ende在他的小說《默默》裡,提出了一個身為現代人的我們習而不察的疑問:大家省下來的時間究竟跑哪去了?似乎只有像小說的主角--默默,這樣尚未被文明,或者更精確地說是現代化所徹底社會化的純真小孩,才可能一天到晚無所事事地花時間觀察、想像、思考那些歷經成功社會化的成人覺得毫無意義的現象和問題。無獨有偶的是,Michael Ende也將問題的癥結指向心靈的轉變。如前所述,慢食運動與環保運動有其親近性,實際上,緩慢運動所反映的可能是對西方文明長期以來的發展及其後果的反省。如今,這些反省既分且合地表現為緩慢運動、新時代運動與環保運動等等。相形之下,無視於西方文明已開始回過頭來反省其自身的台灣社會,卻仍在學術界、在教育界、在許許多多生活中的角落,義無反顧地追求國際化、美國化。

此外,作者還舉出兩次旅行義大利的不同經驗,說明無止境追求速度的文化讓我們失去了什麼。這也讓我回憶起,去年暑假在義大利自助旅行時的見聞不禁使我深嘆台灣生活品質之低落。當時,我在義大利看到的是,不論是在大都市或海邊的小鄉村,一到傍晚就有許多男女老少在路旁、噴泉邊、公園裡聊天;而在台灣,只見九點鐘、十點鐘的捷運裡還擠滿了一臉疲憊木然的上班族。處處追求所謂的文明、進步、效率,以西方國家馬首是瞻的我們,真的有越來越幸福嗎?

儘管如此,還是得向各位讀者懺悔。只因為《慢活》這個書名,就讓我那個悠閒的下午生活節奏瞬間變快。我在第一時間裡毫不猶豫地將這本書買下來,急急忙忙地找家咖啡店將之一口氣讀完,然後很快地寫就這篇書評。所幸它的內容並沒有讓我失望,而本書的譯筆也相當流暢,該出版社的編輯作業亦一向用心。在此,我也願意如同書中引述《週日郵報》的書介一樣,建議各位:「趕快到書店買一本吧。」